webpage copyright©2019 浙江青川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13004814号-1
服务热线: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宁西路587号龙湾建设总部大厦5楼
招聘:0577-88882010
E-mail:qingchuanjituan@163.com
0577-88882000
善行济世,以企业家精神点亮出彩人生——青川装饰集团董事长陈建录
只要提到温州建筑装饰行业,就会想到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一个从大罗山走来,喝着瓯江水长大,温州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陈建录。凭借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陈建录创建了浙江青川装饰有限公司,并在短短十余年时间内将其发展为目前温州市规模较大,资质较高,效益较好的建筑装饰企业,成为温州装饰行业资信度较好的品牌。
陈建录,浙江青川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中华红丝带基金会理事,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
从一个学徒跟班小木匠蜕变为工装业界的领军企业家,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陈建录始终把扶危济困作为事业发展的动力和使命。他说:“时代给了我创造财富改变命运的机会,我就理应回报社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 贫困山村走出来的扶贫使者
(一)年少立志助人,终其一生践行
企业家在功成名就后,多多少少都会在公益舞台上亮相,这并不稀奇。但陈建录不一样,他的第一次善举,始于朝不保夕的年少时光。
1968年,陈建录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大罗山一个山村。青少年时期,他窘迫至极。但他印象深刻的不是贫困,而是拿出生平第一份薪水帮助他人带来的充实、快乐。
陈建录排行老五,七八岁时就知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上山捡松果换钱买手套。再后来,慢慢长大的他,眼见父母拉扯六个兄妹艰难维生,便辍学跟着木匠做学徒。
“师傅不仅教手艺还管饭吃,这样就能给家里每天节省一顿口粮”。按照当时的师徒规矩,学徒工在跟师傅做工的第三年可以拿薪水。按天发,每天三块钱。
到了第三年头上,一天,师傅把陈建录叫到身边,从怀里摸出三块钱给了他。“发钱了!”他紧紧攥着这份带着体温的薪水,激动不已:我从此可以像父亲一样赚钱养家了!
陈建录兴奋地一路小跑往家赶。没走多远,他便放慢了脚步,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不久前在医院看见的那个无钱医病的乡民,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现在手里有钱,应该能帮到他们”。想到这里,陈建录不再急着回家,而是转向去了镇上的医院。
在医院走廊尽头,他把生平第一份薪水,毅然决然地塞进病患家属手里,还没等人家回过神,便匆匆转身离开。
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陈建录笑着说,当时自己的内心既快乐又满足,那会儿的快乐和满足,比吃下一碗红烧肉还要强烈十倍。
当然,还有一点忐忑。陈建录从医院回到家后,支支吾吾地跟母亲讲了这件事。母亲听完后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夸赞他:你做得对!
“要尽力帮助更多的人”。当时年仅17周岁的陈建录,就这样立下人生信条,这也成为他日后努力赚钱的动力和志向。从那以后,但凡见到周围有谁需要帮助,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都会主动伸以援手,当地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好人阿录”。
据陈建录家人透露,历年来他资助给当地的孤残老人、失学儿童、因病返贫家庭等的财物不计其数,为了保护受助人的自尊心,他常常匿名帮助这些鳏寡孤离。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2003年以来,经由当地民众投票评选,温州市政府和媒体颁发了诸多荣誉和奖牌给陈建录:“爱心使者”“十大网络公益达人”“最美爱心助老人士”;2019年,陈建录被评为 2018年最美龙湾人,授予“温州好人”称号......
从陈建录17岁时把生平第一笔收入倾囊相助于陌生人,到他38岁做出“企业利润10%作为慈善基金”的决定,再到20年来累计捐款捐物5000万元……他对光彩事业的执着与付出,是砥砺持久地尽其所能,而非轻描淡写的力所能及。
(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一个年少辍学的农村男孩,不仅没有沾染社会戾气,反而具有自立仁爱的德行,确实难能可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的高贵品质,与其成长环境不无关系。
陈建录的母亲非常善良,常常教导孩子做人要诚实做事要勤劳,据她回忆:“孩子们小的时候,我对他们很严厉,但阿录乖巧懂事,从来没有挨过罚;写完作业就主动帮大人砍猪草或捡柴,那时他才七八岁,又瘦又矮。”老人家边回忆边用手在肩头比划着,眼神里流露出疼惜和骄傲。“家里粮食不够吃,建录挨饿了也不吭声,自己跑去捡松果换钱换吃的;再后来为了省下口粮给弟弟妹妹,自己提出辍学外出打零工做学徒。他脑子其实很好用,没继续念书有点可惜了。”
儿时因贫辍学的经历,不仅成为长辈心中的遗憾,也促使陈建录更为关注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
2008年之前的10年间,青川装饰还处于发展初期,恰逢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变革成本居高不下,可是一听说哪里有贫困生,陈建录就迫切地想要帮他们一把。“儿时的我也穷过、无奈过,不愿让这些孩子再经历我的苦。当时身边有些人认为关注教育是政府的事,劝说没必要积极参与,但我懂得失学之苦,不能袖手旁观。”对于身边投来的质疑目光,陈建录这样回应。
2003年,资助8个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2006年,为希望工程捐助书籍10万册,用于边远地区孩童教育抚贫;
2007年,参加全国工商联和中国光彩促进会在南宁共同创建“光彩文库”活动,捐赠图书50000册建立“光彩文库图书室”;
2008年,与永嘉等周边县市50名贫困大学生结对助学;向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孩童教育捐款10万元;为希望工程捐献图书100万册;为贫困山区学子捐款100万元;
2012年,参加光彩事业宁夏行并捐款50万,支援当地少数民族贫困生学生就业问题;
2013年,在中国光彩事业赣南行中捐建希望小学;
2016年,为北京盛基艺术学校(生源均来自四川和青海灾区的藏族孤儿)捐赠20万元修建篮球场……
历经风霜的陈建录,已将慈善助学融入自己的人生,潜移默化成“戒”不掉的习惯。
- 惜才重才育才,众人拾薪照亮前程
“做企业要赚钱,要创造效益,这样企业才有发展;但企业是社会的,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陈建录在谈到如何理解社会责任时补充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认为一个企业,首先是关爱员工和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比如提高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企业要承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让跟着自己干事业的员工有稳定的岗位,让员工家人不再贫穷无助,过上安乐富足的日子。”也是他创办企业的初衷之一。
陈建录把员工当成自家兄妹,既用心又用情。
在创业伊始,青川就把正式员工与临时工一并纳入正规化管理,建章立制,实名造册,平等善待每一位付出努力的员工。他心里明白,公司里的每个员工都是家里的重要支柱,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自家庭的幸福指数。为此,他专门设立“职工沟通日”,及时对员工思想情绪进行疏导,这在当时当地的建筑装饰行业中属于首创。
乐善好施的陈建录,不仅自己做善事,同时也在青川装饰公司设有“爱心驿站”,鼓励大家献爱心给身边需要帮助的同事,他把企业经营成了互助互爱的和谐之家。
青川装饰同时设有职工互助基金会,建立起帮困扶贫的长效机制。公司管理层常常利用节假日慰问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困难员工,并承诺不让一位员工子女因贫困而失学。此举为每一个青川员工注入了满满的归属感。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正是由于乐善好施和关爱员工带来的企业品牌效应,给青川装饰的经营渠道带来诸多红利,在同等竞争条件下,甲方更愿意也更放心把订单给青川。所以,即便在近几年国内经济总体下行的形势下,青川装饰公司的业务量依旧不减,反而逆势向上,员工平均收入也普遍提升,这在业界被传为佳话。
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川装饰集团营造了强大的人才凝聚力,也为日后的做精做强提供了良好基础。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近三年,共有200余人次向企业提交了合理化建议,有70余人获公司合理化建议一二三等奖,有9人获公司“金点子”奖,有2人获龙湾区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优秀奖。
如果说,“真情”是青川装饰留住人才的秘诀,那么“放权”就是陈建录培养人才的法宝。他不仅信任员工,更懂得放权,尤其是品行端正的员工,常常被委以重任。有位青川装饰的老员工透露,自己刚进公司时是个纯粹的技术工人,陈董却鼓励他做管理,他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就很诚实地拒绝了美意。后来,陈董不厌其烦地给他做思想工作,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允许他犯错,甚至给予他犯错的机会。在陈建录的信任和扶持下,这位技术工人在3年内迅速成长为公司骨干,现在是浙江青川装饰集团的高管。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而在职业经理人跳槽频繁的今天,青川装饰的队伍却异常稳固。
二十年岁月峥嵘,二十年风雨兼程。扎实坚韧的青川团队,逐步具备了品质化、专业化、超前化的设计施工能力,青川装饰规模实力逐步增强,信誉口碑日益提高,先后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建筑装饰三十年优秀装饰施工企业、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强优企业等荣誉。青川装饰集团公司承接的一大批建筑装饰工程获得了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全国科技示范工程奖、全国科技成果奖、浙江省优秀建筑装饰工程奖和设计奖。
- 诚信经营,“义”字立企
在家乡父老的眼里,陈建录是个时常为别人着想、不贪图小利、勤劳肯干的小伙子,对他做人做事坚持“诚信、利人、良知”的原则表示一致肯定。
2000年前后,各地基础建设如火如荼,温州建筑装饰行业也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当时本地有资质的装饰公司多达500家,但每年都会有几十家公司因为工程质量或服务问题被市场淘汰。陈建录知道,企业信誉决定着企业寿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避免重蹈覆辙,青川装饰从创立开始就在树立品牌上下功夫,提出“服务零距离、质量零投诉、过程零风险、工艺零缺陷”的经营理念。
公司刚成立不久时,在一个毛利不足10万元的小项目中,工人为赶工期而省略了工序,结果被公司技术员查出纰漏。陈建录知道后,毫不犹豫地要求返工。为此,公司付出了8万元的代价,该项目基本没赚到钱。然而,这一举动却赢得了业主的好评。再后来,重质量守信誉的青川装饰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近20年来,青川装饰的“回头客”占到整个业务量的1/3以上。
陈建录始终视企业信誉如同生命般重要。“利,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利而取义者也。”这是陈建录在企业发展中一直秉持的义利观。
- 兼济天下,经营出彩人生
- 承担社会责任,创造无限价值
2012年7月,陈建录凭借人格魅力和青川在业界的口碑,当选为温州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作为会长,陈建录清醒地认识到,协会工作和企业有很大不同,协会会长首先想的是大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要以个人小道理服从行业大道理为原则。在会长任职期间,他的工作可以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8个字来概括。他重视方式方法,以尊重包容、求同存异、互谅互让推动行业发展。
5年的会长任期,协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会员单位从150多家发展到300多家,企业规模也有较大提高。会员中有施工资质一级企业30家,比任前增加了16家;二级企业70余家,比任前增加了35家。会员企业的国内市场业务除了西藏以外,几乎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几家企业还走出了国门,在东南亚、非洲和阿拉伯地区发展市场。2016年,协会会员企业年产值实现1100.6万元,同比增长9.6%,超过浙江省同行业平均水平。
另外,身为协会会长的陈建录在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上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回应,树立了品牌,加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协会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被温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温州市先进民间组织”,被温州市民政局评定为5A级社会组织,被浙江省装协评为“先进行业协会”,还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全国住宅装饰装修企业行业管理、促进、提高先进协会”。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陈建录认为,要将绿色环保装饰作为行业发展主流。为此,协会在他的带领下,坚定树立“绿色、低碳、持续、发展”的理念,把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目标列入协会年度发展计划。
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也在陆续运用。协会企业顺应绿色发展要求,主动超前地做好各种应对工作,如环保材料选择、精细化现场管理、智能信息化施工、工法工艺创新、优质高效服务、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也都在行业发展中不断被实践运用。
“中央已经画好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企业家,只有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心上,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才能有更好的明天。”陈建录说。
(二)回馈社会,慈善济世
多年来,陈建录帮助过很多身边人,视员工如家人的青川装饰,也给成百上千个家庭吃了长效定心丸。但他心里最放不下的,是目光所不能及的老少边穷地区的民生问题。
“社会给予了企业发展的平台,回报社会是每一个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2006年,陈建录结缘中国光彩事业,并公开向社会做出承诺: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10%来回报社会。
为了找到一个适合的践诺平台,2006年,陈建录正式向“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提出了入会申请,成为全浙江省非党人士中民营企业的唯一当选者。陈建录承诺,将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化建设;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依托建筑装饰企业本身的资源优势,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和国土绿化建设。
陈建录表示,慈善这条路,会一直伴随青川装饰的发展走下去。
为了兑现承诺,陈建录四处奔走,四川凉山、贵州毕节、广西南宁、新疆伊犁、赣南、黔东南、以及甘肃、青海等地都留下了他的光彩事业行足迹。每到一个扶贫地,陈建录都会去贫困户家里亲眼看看,甚至同吃同住,切身感受他们的困难,由此判断贫困村民的根本需求和帮扶路径。他一直坚信,公益慈善需要多做实事,啃硬骨头,而不是摆摆花架子做表演,只有深入体察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做到“精准”和“接地气”。
2009年4月,在中华红丝带基金理事会上,陈建录继之前捐赠100万元之后,再次认捐500万元,并一次性将善款汇入基金会账户,用于配合政府艾滋病预防控制规划的实施。此后,陈建录被中华红丝带基金增补为理事。
2014年,全国工商联赴贵州省贵阳市织金县调研扶贫开发,调研期间,浙江青川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录捐款50万元,支援全国工商联帮扶项目点。
2016年,青川装饰集团乔迁庆典,现场没有炫目的礼花迎宾,没有豪华布置,主席台背后的喷绘背景不是热烈庆祝乔迁,却打着“大爱有青川·慈善六联捐”一行字。庆典上,陈建录向中华红丝带捐赠30万元、向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20万元、向大罗山老人协会捐赠15万元、向温州龙湾区朱宅养老服务中心捐赠10万元。
最让人敬佩的是,陈建录再出大手笔——成立“青川公益基金”,注入500万元启动资金,用于救助那些弱势群体。“我把那些装点门面的经费省下来做公益慈善了,你们是我的好兄弟,要支持一下啊。”宾客们本以为陈总请他们是来喝乔迁喜酒的,没想到还要“掏腰包”献爱心。看着陈建录做慈善如此慷慨,宾客和员工们备受感染。大家排着队捐款,一会儿就募集了十多万元捐赠给“嫣然基金”“微笑联盟”。
2016年,陈建录承揽了一个500万元的“大活儿”,即与贵州织金县50个村签订农副产品包销协议,帮助农民找销路,销货所得归农民所有。
“保证农户家里大米、马铃薯、菜油、鸡鸭等农副产品脱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农货与青川装饰的工程业务毫不相干,在推销和物流环节上困难重重,但陈建录却毅然允诺下来。他笑言,这种倒贴赔钱的扶贫项目,青川公司近些年接了不少,但也乐在其中。除了帮本地农民销农货,他还主动与温州医学院对接,给毕节百姓免费提供了300多例白内障手术。
据了解,青川装饰自成立以来,参与了一系列以“中国光彩事业”“关爱艾滋病患者”“关爱少年童心”“关注老人”“助学偏远地区孩子”“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等为主题的各项公益活动,青川装饰也逐渐成为相对成熟的民间企业公益团队。
民营企业家只有主动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里,才能在服务社会和履行责任的过程中,让财富得到最好的运用,让企业受到社会的尊敬,从而实现企业家人生更大的价值。陈建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小慈善也可以有大作为。
(三)沧海横流,方显本色
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横扫全球。危难关头,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家逆流而上,用实际实行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战役故事,陈建录就是其中一员。
疫情发生以来,陈建录全面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部署,全力推进项目工程复工,确保防疫工作和公司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疫情发生至今,青川装饰的员工没有一人感染,企业也已回复正常运营。
青川装饰集团公司在疫情冲击严重的情况下,依然为社会尽到了一份赤子之心,积极捐款捐物:向龙湾慈善总会捐款11.08万元;青川公益基金捐出了21.08万元;向中国光彩会西部光彩帮扶基金捐赠织金县20万元;向中华红丝带基金捐款10万元用于防“艾”。上半年累计捐款金额已达60多万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建录多年来坚持不懈的身体力行,带动了青川装饰集团全体员工的全力向善,同时也激发了温州行业协会和身边更多企业家心中的社会责任感。2018年,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向陈建录发出邀请,商请他担任第十二届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委员。
陈建录常说,经营企业也是经营人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在于赚了多少钱,而在于惠及了多少人,在于给子孙后代留下多少精神财富,他希望自己的人生在新时代中日益出彩。
陈建录,捧着一颗致富思源的心,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本着“德行并重,回馈社会”的宗旨,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建设,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在新时代企业家中熠熠生辉。